搜尋
切換搜尋
切換選單
切換個人選單
正在編輯
從建築改革到空間行動
(章節)
出自archiwiki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頁面
討論
更多操作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 改革 / 行動 == 任何事物的進化都是從對舊有體制的批判中,找尋出可以讓事物變得更好的新方向與新作為,而進化就在新舊不停交疊的循環中累積發生。當進化剛開始的時候,所有對舊有體制的批判與改革總是令人同時感到興奮與灰心,興奮的是,這些批判揭露了舊有體制的問題,也暗示了改變的可能性與希望,然而灰心的是,伴隨而來的嘗試與作為的力道不足,所以並未能真正的撼動或改變體制。這是因為當我們提及改革的同時,其實也正暗示著我們對於體制的無能為力,而一旦將自己以非主流改革者的姿態置身於改革者/體制的對比脈絡之中,最終將難逃屈服於主流體制的宿命。 而對建築專業者而言,這種建築師跟體制間的二元對立關係,也讓建築的改革實踐幾乎精疲力竭。一方面,建築師抱持著有創造力的建築行為終能讓社會發生改革的希望,然而另一方面,在體制的實際運作方式下,建築早已將被政治、社會、法令及經濟等力量所決定,而建築師充其量只是這個決定的美學與技術整合者。這種二元對立所帶來的絕望感,讓許多建築師消極地認為任何建築改革實踐終將被體制所限制與瓦解,於是便後退並隱身在封閉於外界社會的形式與技術操作之中,同時也開始忘記作為專業者,最重要的其實是為「公共」著想,是個為他人承擔的角色,而這個他人並不同於業主,而是廣大受到建築影響的所有人。 為了避免改革者在各種體制前感到絕望而放棄行動,我們必須要拋棄改革者的身分,拋棄將改革者與體制視為相悖互斥的二元對立思考,重新以「行動者」的姿態去積極地介入體制。所謂的行動者並不完全獨立自主於體制之外,也不完全深陷於體制之內,行動者與體制是兩個共生相連卻又各自清晰的狀態,有著密不可分的互相建構關係。行動者之所以不採取與體制對立的位置,是為了要充分理解體制及其本身的限制後,從中尋找出各種機會與體制進行協商與交涉,而以這樣方式介入體制,才有可能對現況創造出最有力的改變。做為行動者的建築師,總是帶著要讓環境變得更好的意圖開始進行行動,但由於體制的各種脈絡並不是恆久穩定,而是充滿各種變化的可能,所以建築師的行動與判斷必須要能隨機變化而充滿彈性,而建築就在行動者與體制間各種相互建構關係之下,面對變動不定的條件中被設計完成。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archiwiki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Archiwiki:版權
)。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