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切換搜尋
切換選單
切換個人選單
正在編輯
選戰啟示錄---一場沒有結果的選舉給予我們的訊息
(章節)
出自archiwiki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頁面
討論
更多操作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 二、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公職 ==== 這要看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公會! 公會無可避免的需要有「聯誼福利」的功能,也會需要有「技術支援」、「資訊共享」、「權益聲援」、「研究發展」等功能,以及近年越來越迫切需要的「爭取公平合理執業環境」的任務。這些功能任務,其實每個有意於公職者都能朗朗上口。但作為理監事,作為公會的決策者,作為公會方向的決定者,如果沒有實戰經驗、沒有社會認知、沒有大視野、沒有專業應具備的的價值觀,那麼他們在公會所做的種種決定與跟隨而來的行為,是沒辦法貼近現實、沒能符合功能任務期許的;甚至,許多的行為模式,還遭到外界的揶揄! 而,上面說的經驗、認知、視野、價值,都是要在業務的實作基礎上才能積累凝聚與養成。偏偏現在檯面上,或是說能當上公職的,大部分是不花時間在圖桌前面的。 那為什麼這些人選得上,而那些人選不上?! 這是更有趣的問題。 ===== 三、選舉模式 ===== 任何的選舉都會牽涉兩個因素:說得好聽一點是「感性」與「理性」;說得難聽一點的,就是「人性」與「聖性」。 確實,人之所以為「人」,是絕對沒法決然的脫離人性的左右,只有烈士才能超越人性。這也就是為什麼公會選舉前輩殷殷告誡年輕參選者:「有拜有票,沒拜沒票!」。 但是,我們也必須明白,一個人及一個團體的品質,就在他還存在多少的「理想性」(聖性)。前輩的告誡充分顯示了我們的建築師公會的選舉成功模式,也反映在歷屆公職的選舉結果;公會的聯誼活動辦得特別熱烈成功也因為如此。這卻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公會的多數成員愛這「味」、吃「人性」這套!Buddy buddy比worky talky 管用! 而偏偏,從圖桌前走出來想要進入公會廚房的、我們可以寄於希望的具有理想性的這第三類人,卻拙於此道。要他們逢人鞠躬哈腰、跟著爬山健行、不時噓寒問暖,實在做不到。雖然說,為了理想,卑躬屈膝又何妨!?但,又不是搞專業政治人物,我們忍心要求他們如此卑屈的才願意把票投給他們嗎?他們不愁吃不愁穿,專業形象與能力都在眾人之上,我們忍心要人家如此賣力加賣身嗎?當然還有人會說你們講的才是「理想」嗎,我們的就不是「理想」?----這就需要從根本價值談起,是不容易談清楚的。 什麼樣的選舉人,就會選出什麼樣的人! 什麼樣的鳥,就唱什麼歌! 什麼樣的鳥,也就會築出什麼樣的窩。 建築師公會會走到目前的「境界」,實在說是合情合理的結果! 四、有沒有希望? 一種生態既已形成,不是一時一刻的高喊改革就可以改變的。 新陳代謝、宣傳呼籲、等待量變而質變,是不可避免的途徑! 這次選舉更強化了我們這樣的認知: # 可期望透過建築師考試的改革,讓進入建築師團體的成員有建築師該有的「素質」,這些素質包含更多成分的專業理想;這些「鳥」未來就可以唱出不同的歌也會造出不同的窩。這是為什麼建改社寄希望於考試改革的原因與抱負。 # 可期望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選舉,將理念傳佈出去;除了提醒大家還有這「味」外,也藉以維繫與支撐散佈在各個角落同樣在尋覓知音的同志。這次選舉,我們推薦了一些有理念有經驗的老中青朋友,得到學術界與實務界的熱情支持,這代表這樣的聲音是會產生共鳴的,只是共鳴是來自另一個「世界」。 # 透過新陳代謝與宣傳呼籲,我們期待「量變到質變」的一天! 結語 我們抱持著對專業的熱情,所以不會在乎高處的寒冷;我們抱持著對建築的大愛,所以不會在乎一時的得失,更不會汲汲於一職一位的贏取。參與選舉,只是落實改革理念的一種實踐行動。我們還有很多活要幹,選舉完後又紛紛擾擾吵著如何管理現在的看守公會,在我個人來看只是茶壺裡的風暴。 華格納的「女武神的飛行」被用在「現代啟示錄」電影裡直升機飛翔在越南領空的場景,是壯闊經典的畫面;我們沒那麼壯烈,但我們願像乘著(改革)歌聲的翅膀,飛翔在我們熱愛的專業領空,往遠處看,想要找到一片沃土! 2015-3-9 (本次建改短評原應由曾光宗老師上場,但因他公出大陸,由本人執筆)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archiwiki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Archiwiki:版權
)。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