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切換搜尋
切換選單
切換個人選單
正在編輯
921二十年後,原住民可持續部落與族群的期盼如何了?
(章節)
出自archiwiki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頁面
討論
更多操作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 我們該覺悟到: == 台灣人向來是颱風、地震的命,只能順應自然、趨吉避凶。再不可抱持上世紀挾科技、人定勝天的驕矜、錯誤心態與作為。事實上原住民千年試誤下,累績的傳統智慧比比皆是,只是國家、主流社會的刻版印象,低估了原住民順應自然災害素有之能耐。 所幸時代大趨勢已使世界見識到全球氣候變遷的巨大威力,而有識之士在上世紀末已提出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新世紀願景。而921災後社區與國土重建大體上依循了此大方向,但畢竟是第一次認清與操練這個環境、經濟、社會均衡可持續之複合性理念,作用在我們特定的自然環境、社會情境裡。其中多年來已推動的社區營造,雖提供了動員上很大的助益。如今回顧起來,很顯然還有許許多多未逮之處。以下試著清理、檢視一下,到底狀況如何?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archiwiki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Archiwiki:版權
)。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