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切換搜尋
切換選單
切換個人選單
正在編輯
微型建築創作的價值
(章節)
出自archiwiki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頁面
討論
更多操作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 3. 回歸設計創作本質的思考 == 建築師作為實質關切生活環境的執行者或實踐者”大建設”世紀已經過去,世界邁入”三低主義”的時代,以往以剷除、更新、翻轉的設計手段應重新檢討,反而應回歸生活本質,不論在鄉村或都市,轉向以修繕、點綴甚至維護的手段,不論在城市或鄉村,場所的魅力常展現在微小的生活參與,不設防的巷弄空間與妥善親切的維護之中。我想這是恆久不變的道理。 微型的建築創作,並非創造力的衰退,反而能從更深刻的生活體驗中,切中設計的本質。過去數年來,水牛建築師事所團隊,以鄉村為基地,參與甚多社區、小鎮、公共空間改造及學校小型工程的設計實務,我常勉勵年輕設計師們,許多委託案件,乍看之下平凡無趣,可先別當作例行公事交差了事,即便是一張桌子、一個書架、一片牆,我一直相信,有創造力的建築師會有穿透力的犀利眼光,在平凡中找到創作的機會,不只能滿足使用者需求,還能提昇空間愉悅感甚至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驚奇感。過去兩年來,我們設計的諸多小學圖書室改造案,往往成為校園最受歡迎角落,甚至提振了孩童們的閱讀興趣而讓學校獲得閱讀磐石獎的案例。小小的改造,卻得到巨大的效應,這種經歷不是年輕建築師們值得投入及練功的場域嗎?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archiwiki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Archiwiki:版權
)。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