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切換搜尋
切換選單
切換個人選單
正在編輯「
建築該如何看待景觀
」
出自archiwiki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頁面
討論
更多操作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前幾天,應友人的邀請,到景觀學會做了一次交流;他們希望我從建築的角度對他們近日推動的景觀立法提出看法。找我,當然是因為建改社的朋友向來是以「正面」、「友善」、「支持」的態度看待景觀這個專業。相對的,建築師公會的官方態度,則是站在「保護會員權益」的角度,排斥景觀「自立門戶」的行徑;表面上,公會是不迎不拒;骨子裏,卻是視之為離經叛道。 所以,我這種私通敵營,其實是很容易遭到批判的。 建築的緣起,不容否認是從遮風避雨的生物基本需求開始;不論水電、結構、土木、園藝,都是在為了滿足基本需求、或者是為増加基本需求以外的舒適性、安全性,而逐漸發展成的另一種專業。也因如此,人類文明的史書,常是以「建築」來統稱所有的工程行為。 人類從穴居的茹毛飲血,到農業、畜牧、工業,再到今日的資訊時代,生活品質被要求的愈來愈高,分工,也因而越趨細膩;這是趨勢,更是必然。光一只手機,是多少行業、多少國家的團隊的整合的結果?!建築,何嘗不是如此!現代的建築空間,絕對需要藉助空調、燈光、音響、材料、構造、消防、給水、汙水、….的完美配合與表現。 但,儘管我們不願承認,我們捫心自問,我們做為建築師的,懂得建築裏頭的這些相關領域有多少? 景觀,在我們求學的時候,它的功能常是當立面畫不出來時劃兩棵樹擋一擋。妙的是,在真實的建築實務裏,我們也常拿景觀作為我們的遮羞布,那裏不好看就種種樹、做點景觀,轉移注意力。 當然,景觀這個專業的真實功能,遠遠超過上面提到的種種樹遮遮羞的建築花瓶的功能! 然而,雖然我們知道景觀存在的必要性,但我們有多少人知道要種什麼樹,如何做景觀?! 在生態節能的今日與未來的世界,景觀代表的是一種健康生活;空氣、陽光、與水,這在建築領域裏朗朗上口的核心元素,哪一樣不是景觀的一部分。 建築師懂得景觀能產出的表現,但建築師不必然懂如何表現出景觀;就如同建築師懂機電能表現出的效果,但不懂如何搞機電。 因此,當建築願意將空調水電消防汙水當作一種專業看待、願意接受這些專業的簽證的同時,為什麼不能將景觀作為一種專業,也接受他們法定存在的事實呢?如果到今日,建築師仍將景觀看作是搞花花草草的事,那他不是無知就是鴕鳥! 「保護會員權益」,這個神主牌永遠主導了建築界的思維,即使心裏有千百個了解景觀的重要性,但還是不願意將景觀被從建築的領土切割出去,成為獨立的專業。 我個人也常問自己,建築會不會越來越式微了;一個個離家出走,建築還剩下什麼?我也知道很多公會的朋友在唸:你們一天到晚支持消防獨立景觀分家的,都是設計能力好像不錯,競圖屢屢上榜,業務不愁,講這些傷害建築的話來沽名釣譽! 罵得似乎義正言詞! 我自己的看法是:不是自己往臉上貼金,建築師的格局與主導性仍然不是任何一個相關行業能夠匹敵的。 各個行業儘管有各自的特殊專長,但離開了建築,離開了這個建築團隊,他們可能什麼都不是,至少無法完成建築之所以是建築的實質環境;建築師,儘管某些時候會跛腳,但畢竟仍得由他來扮演統合支配的角色。 醫師的地位,不因麻醉師、藥劑師的存在而支解;同樣的,建築師的存在,不會因其他技師的存在而崩盤。重要的,是做為統合角色的建築師,是否有足夠的本職學能駕馭相關領域而不是被相關領域所駕馭。 建築師的式微,不在於其他專業的分工獨立,不在於是否懂得各個領域的細微技術,而應在於能否從更高的角度、更全面的品質視野,穿針引線、領導建築團隊、引領團隊成員發揮最佳表現。 建築該怎麼看待景觀,答案應該是很清楚的。尊重別人是一種專業的事實! 當我們尊重別人時,別人也會回過頭來尊重我們,不是嗎?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archiwiki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Archiwiki:版權
)。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