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切換搜尋
切換選單
切換個人選單
正在編輯「
當我們不只是向上看和向前看
」
出自archiwiki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頁面
討論
更多操作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當我們不只是向上看和向前看 │建改短評二 這一周,連續有兩場「喝咖啡,聊職業」的聚會。這是由大元建築工廠文教基金會「Practice Sharing」與「建改社」共同策畫推動的。聚會設計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分享執業經驗,尤其希望能夠給予年輕建築師朋友經營事務所的參考意見。 我們在仁愛路富邦銀行後巷的一個咖啡簡餐廳,一次吃晚餐,一次吃早午餐。依照規劃每次人數不超過十個人,希望能夠面對面盡興交談。第一次沒有主題,第二次則聚焦在合約事務。 兩次的聚會,非常溫馨。透過報名而來的十幾位年輕朋友,坐在一起,一見如故。不待虞永威、呂恭安和我三個”老傢伙”啟動話題,大家就能相互侃侃而談。面對著類似的困境,包括孤軍奮戰的徬徨、技術資源的匱乏、人力財務的壓力、與業務開發的挫折,尤其是參與公共工程的無奈,談起來,每個人都是滿腹心酸、血淚斑斑! 當然,每個話題談到一個階段就談不下去,接著,就是聲聲的嘆息! 永威這時就會接下話題,拿出數據、拿出實際的例子,告訴年輕朋友,他們自身有過什麼樣的處理經驗。有些時候,大元的經驗對他們而言或許有點遙遠,我就會拿我所知道的「普通級」的事例作為補充。 玻璃窗外,一次飄著細雨,一次是雨過天晴。不管外面的環境是如何,我們坐在一起,啜飲咖啡,訴說心裡的話。短暫的聚會,當然不可能得到終極的解答,但相互關心的感覺,相濡以沫的寬慰,反倒是最最值得的事。永威每次都會問大家,什麼樣的協助對大家會有助益,神情口氣,就像一個大哥哥關心弟弟妹妹的處境般。我和永威兩次聚會下來心裡大致已有底----未來第一個要做的事,就是克服技術問題,建立一個可以共同編修的資訊平台,建構一個可分享的資料庫。 每次聚會離場,我們都會一起走出小巷。我和永威、恭安總走在前面,邊走邊左右交談討論下一步的作為方式,更不時回過頭來注意一下後面年輕朋友的談話。頭頂上是富邦大樓,樓上有大元的業主;前面是深遠的馬路,有各種車子穿梭。這時有一種意念梢上心頭: <nowiki>-----</nowiki>當我們不只是會向上看、向前看,也會向旁邊看、向後看的時候,走在一起的人,會是多麼不同的感覺!會是一種多麼有力量的氣勢;連迎面而來的車子,都要避讓三分!! <nowiki>-----------------------------------</nowiki> 謹以上面的意念作為兩回合共34篇【建改短評】的結束語。 這一年多來,承蒙三十多位寫手不棄,願意分享思想上、工作上的經驗與心得。每篇都有獨到的見解,也都獲得了相當的迴響。這整個過程,就是我們大家向左向右看、也向後看的過程。這樣的過程,希望能引發我們專業界更緊密的情感與合作的關係。要突破外界的困境,唯有拿我們自身緊密的結合與更堅強的共識作為武器。 也在此告知諸位朋友,本人建改社第四屆社長的任務也即將於9月13日2015年會後結束。兩年來心心念念的就是發揮建改社的能量,延續改革執業環境的理念。在即將交棒的這一刻,僅希望能未辱使命;更謝謝各位的鞭策與容忍!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archiwiki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Archiwiki:版權
)。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