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從921新校園運動到設計研究院

出自archiwiki
於 2022年11月22日 (二) 12:58 由 RENarch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建立內容為「張基義│ 921地動綻開的花蕊 二十年前921的晚上,我一個人留在台北市科技大樓捷運共構的十一樓辦公室,整理隔天需要帶去臺東的設計簡報,打算一路弄到清晨直接搭第一班華信航空7:10的飛機回臺東。霎時天搖地動大樓搖到礦纎天花板紛紛掉落,鋼骨結構大聲作響,沒經思索我緊急抱著在辦公室磨石子地板如花式溜冰滑動的全彩大圖出圖機,當…」的新頁面)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張基義│ 921地動綻開的花蕊


二十年前921的晚上,我一個人留在台北市科技大樓捷運共構的十一樓辦公室,整理隔天需要帶去臺東的設計簡報,打算一路弄到清晨直接搭第一班華信航空7:10的飛機回臺東。霎時天搖地動大樓搖到礦纎天花板紛紛掉落,鋼骨結構大聲作響,沒經思索我緊急抱著在辦公室磨石子地板如花式溜冰滑動的全彩大圖出圖機,當時是創業時最昂貴的設備投資。十秒之後科技大樓站停電,我從十一樓的連排及腰的玻璃窗往外看,望見大安區往西北的半個台北烏漆一片,伴隨著變電箱偶而爆炸恍若黑夜中點燃的仙女棒。心中閃過最壞的猜想,傳聞已久的中共攻台計畫恐已成真。打國際電話給遠在溫哥華的內人雪君,方才得知臺灣中部地區發生了百年大震,CNN與國際媒體在第一時間皆已報導。報完平安後,提著緊急照明,已經輸出的大圖置入圖筒,帶著筆電與單槍投影機,由逃生梯摸著欄杆走到地面,回家等候天亮趕赴機場,臺北因為停電所以對地震的災情僅能藉由廣播得知。飛到臺東落地,與父母透過電視轉播目睹臺灣經歷世紀恐怖的浩劫。


當時我在淡江大學建築系擔任一年級的導師,我們的新生也有多位是來自中部災區的學生,學校與系上盡可能在學習與生活上給予個別的照料與協助雖然只是杯水車薪。因為2000年有機會參與設計教育部大樓一樓右側的記者室,與921新校園運動階段成果展 ,常常有機會與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碰面。地震之後她承受立法院與媒體要求重建工程進度如排山倒海莫大的壓力,范次長與辦公室殷寶寧秘書皆能平靜應對。她們以無比的勇氣承擔行政責任,換取了921新校園運動整備與發動的時間與機會。在那一段艱困的時間裡,教育部范巽綠次長與重建委員會林盛豐副主委兩人攜手合作,在僵化的官僚行政體系之中創發了一種二十年後的現在都還難以企及的行政機關健康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之中,行政機關可以挺過年度預算執行壓力,廣邀全國熱血的建築專業與教育專業,一起攜手進場改變。二十年前這場建築與教育的寧靜革命,它是地動綻開的花蕊,經過二十年臺灣政經的動盪,雖然沒能在機關體制內徹底改變越來越嚴峻的採購惡法文化,但卻在更廣域的設計跨域與臺灣新一代的設計能量上遍地開花。


二十年前這場建築與教育跨域的熱情邀約,讓政府機關與專業者在同一個平台上,為共同的理想經歷類似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流程。「同理心Empathize」:建築師被視為夥伴不是廠商、「需求定義Define」:由老師與家長定義空間機能、「創意動腦Ideate」:突破傳統最低標採用最有利標及設計成果展與大眾溝通交流、「製作原型Prototype」:以合作社方式集體尋找出制度改變的突破單點、「實際測試Test」:進入機關龐大的行政體制藉由大量的測試回饋與修正採購流程。這種開放積極擁抱創新、持續修正,創造最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公共服務體驗的精神,恍若曇花一現。二十年之間公務機關為個防弊越趨保守,也成為防礙臺灣創新發展的主因。


設計在臺灣各地方政府權責分工長期以來被局限在分散的局處;文化局處的文化創意產業,都市發展及城鄉發展局處的都市、建築、景觀、室內設計,新聞與傳播局處的城市品牌與城市行銷,研考與計畫局處的設計思考與跨域創新,產業發展局處的產業輔導、人才培育,觀光局處的通用設計、觀光據點規劃設計,農業局處的包裝設計與創意行銷。因此,設計在傳統的地方治理工作與業務並非地方政府城市治理的核心價值。臺灣地方政府重視設計價值肇始於宜蘭,陳定南縣長與林盛豐總顧問及縣府團隊,1981年至1989年把設計導入宜蘭縣政府創造了「宜蘭經驗」,921新校園運動更將設計能量拉高到中央部會。2011年台北舉辦「世界設計大會」,是台灣第一次以國家高度及規格全面重視設計,並藉由行政院的平台推動設計。2016年臺北舉辦「世界設計之都」,以「Adaptive City 不斷提昇的城市」為核心訴求,除了邀集熱血的設計工作者,參與公共政策事務討論,也為公務員辦理「設計思考系列課程」,藉由「社會設計」思維的導入,讓城市治理也能有創新精神。「世界設計之都」成功的凝聚了台灣年輕一代的設計專業者,以跨域共創的方式,對快速變動的台灣社會提出具體的觀點與作法。這股年輕專業者進場改變的正向力量,後續投入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品牌行銷、內政部身分證重新再設計運動、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2019臺灣燈節。


「設計」是驅動我國經濟成長之重要推手,更是促進整體產業升級重要的軟實力, 為提升「設計」在公共服務影響力及推動產業創新,財團法人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擬配合行政院正全力推動之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以設計思維和設計美學做基礎,加速轉型成為設計研究院,建構政府與產業間之協作平臺,溝通前瞻思維作為政策規劃、 建設推動,帶動產業升級的專責機構,發展國家設計競爭力,形塑國家品牌形象。面對當前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世界各國都希望藉由創意經濟的發展提升國家整體的競爭力。各國亦紛紛針對創意設計產業制定國家政策,並積極設置國家級設計中心與設計推動機構,希望透過這樣的組織,培養人才設計實力,向外推廣本國設計產業與人才,提升創意產業經濟力,形塑國家品牌形象。對內活化全民美學素養,並使創意設計成為產業轉型的推手;也利用設計力與設計思維進行社會改革,改善生活環境與公共建設,促進地方再生,同時,提升國民解決問題與應變變化的能力。二十年前921新校園運動地動綻開的花蕊,促成二十年後設計研究院與文化內容策進院扮演台灣軟實力推進的雙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