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巨蛋的解方在法治與善意

出自archiwiki
於 2025年5月11日 (日) 06:06 由 Chih-Yin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建立內容為「撰寫者:呂欽文 臉書連結:<nowiki>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68972756282/posts/10153743610356283/</nowiki> 解約兩個字可以說得何其瀟灑,然而,卻要用多大的力氣平復傷害! <nowiki>-----------------------------------</nowiki> 大巨蛋的解方在法治與善意(呂欽文) 2016年09月03日       距離台北市政府公告的大巨蛋「解約」大限9月8日,只剩下幾天的時間。目前看到…」的新頁面)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撰寫者:呂欽文

臉書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68972756282/posts/10153743610356283/

解約兩個字可以說得何其瀟灑,然而,卻要用多大的力氣平復傷害!

-----------------------------------

大巨蛋的解方在法治與善意(呂欽文)

2016年09月03日      


距離台北市政府公告的大巨蛋「解約」大限9月8日,只剩下幾天的時間。目前看到的消息是,因遠雄不同意市府淨空1樓以減少容留人數的意見,市府正朝解約的方向發展。在這同時,我們也聽到另一種訊息是,遠雄並非不願減少商場面積,而是做不到市府要求的減少超過5000坪這樣的幅度。

解約就像核彈爆炸

看來雙方是在喊價的階段,但至少,我們可以如下解讀市府的態度:如果減少商場面積到一定程度,大巨蛋有解。

大巨蛋未來的走向,本來有三個模式:一、有條件的放行,繼續讓遠雄履約。條件可能包括回饋金的加碼或是容留人數的限制,讓市府在照顧到為民謀福利及提高公安的成果下,鳴金收兵。二、以遠雄違約為由解除合約。三、以某種理由,推延98大限,暫時避開引爆點。

第一種模式最和平,過去不時浮出檯面,但以目前市府已將話講死的情況下,這個模式恐怕已過時。第二種模式是市府講得最多最大聲的,每當遇到協商障礙就會拿出來宣示一次,包括這兩天的發展。但一直以來,社會大眾寧可視「解約」為市府「叫牌」心理;因為任何理性的人都知道,解約之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譬如,在法制面上,解約的責任歸屬一定會是遠雄的錯嗎?為打這場官司,市府要花掉多少精力?如沒能全勝,市府賠得起?

在實質面上,解約後大巨蛋勢必長年累月荒廢在那,法院最終裁定之前拆也不是不拆也不是,台北市承擔得起這樣的「門面」嗎?法官因為公共安全而同意局部復工,已告訴市府大巨蛋放在那風吹日曬是不對的,解約後還能談什麼復工,遠雄還願意承擔維護責任?這些日趨嚴重的公安問題,台北市能如何面對?北市高層曾坦言「解約就像核彈爆炸」,這是很妥適的比喻,柯市長與幕僚們應該能預知其狀況之慘烈。聰明人應知小輸為贏,不要玩牌玩到傾家蕩產。柯市長是聰明人,應不至於走上解約這個模式,但心裡明白是一回事,要從嘴裡說出來又是另一回事。

審查結果出爐再說

剩下最有可能的,也是任何具有善意的民眾都會樂見的是,希望能以「合理」的理由,暫時解除大巨蛋解約大爆炸的引信,讓台北市有個緩衝的時間,避免在不得不然的情況下做出激烈的決策。

這個理由,依個人的了解可以是:大巨蛋的爭議在於北市新提出的公安標準,而其中關鍵的3項已經在台灣建築中心審議之中,而且已近尾聲。

如果審過了,不只滿足市府的期望值,解除公安的大障礙,也同時解除「與核准圖說不符」等後續發生的建管問題。因為,現場施作的,所謂與核准圖說不符的,正是審查中的設計內容,如果審查過了,也就不需改善現場問題。換句話說,只要再等一小段時間,就可見大巨蛋是拆是續建的真章。遠雄之遲遲不想依北市要求「改善」現況,其原因恐怕就在於等待審查結果。萬一審查不過,到時市府也就更有理由要求遠雄了。

如果市府不執意解約,相信遠雄應也能體察社會期許,主動的釋出其他可能的善意。「法治」、「理性」與「善意」,應是解決大巨蛋爭議的最佳途徑,最應避免的是像解約這樣對賭的心態。

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