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改革社(建改社/ARCHI-REFORM)源起自台灣921災後校園重建,當時一群年輕建築師在教育部的理想感召下熱烈參與了重建,新校園運動誘發了第一波有關於建築人群聚,以及參與公共議題討論與辯證的濫觴,當時成立了「新校園運動合作社」。 新校園運動帶來的波動,諸多參與者意識到改革的行動,不只是在建築設計的投入,建築人顯然需要更全面的關注建築整體的發展環境,配合當時社會與政治環境的氛圍,這個社團進一步逐漸轉型成為現今的「建築改革社」。 整體而言,建築改革社追求建築專業在社會整體氛圍中的合理生存機會之外,也同時追求善盡社會責任,共同追求社會公平正義,以及締造福祉社會之理想。 建改社整體任務目標為: 01.鼓勵建築專業者自我反省,健全環境設計專業之素質 02.改善建築專業之工作環境,鼓舞環境設計潛能之發展 03.建立實務與學術交流平台,共同深化專業價值與知能 04.關心政府之建築政策法令,提供建言並推動法令修訂 05.聯合關懷環境品質之團體,提昇環境美學與國民素質 建改社清楚的知道這個社團不是一個專業的利益團體,而是一個有志業的公益團體,關切能夠協助打造建築這個專業在當前社會中可以有良好發展環境的各種公共議題。建改社也了解自己屬於一個多元社會中的一份子,與其他團體是一種社會夥伴的關係,共同承載與面對社會中各種不同的意見、認同與價值。因此強調透過「社會對話」,尋求公共議題中,社會共識與共同行動形成的可行性。社會對話作為公共事務的參與,在尊重社會多元價值的呈現的前提下,共同凝聚社會共識,以及對於社會進步願景的共同行動。也是建改社參與社會改造的核心價值。 實質行動上,我們分成三個工作小組 01.實務組:關切建築專業在社會法令、制度與規範中的各種角色與功能,以及這些制度規範對與建築專業所帶來的影響 02.學術組:關切建築專業作為一種社會知識系統的各種面向 03.文化組:關切建築專業與社會之間的關聯、交互的作用與影響。 建改社歡迎所有認同本社理想、核心價值與目標的夥伴加入社團,也歡迎社會上各種不同的聲音,加入本社臉書的公共平台。遵守基本的遊戲規則,彼此相互尊重,將成為建改社共同邁向社會理想的好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