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叔 - 5點追蹤[編輯原始碼]
說明公共工程的五大困境。 1.前置作業不完備 2.單價過低。這兩個課題我已處理。 課題3.建築師,營造廠權責不清。 課題4.營造業法未落實,中小型營造廠專業待提升 課題5. 查核流於形式
困境3. 建築師與營造廠權責混淆不清 建築師與營造廠權責不清導致營造廠專業能力積弱不前
「業主-建築師-營造廠」的平等關係 業主、建築師、營造廠 其地位,表現於合約。 專業分工,法律責任, 均應平等,各司其職。
營造廠對施工細節之理解,必然超過建築師 AIA(美國建築師學會) 的合約中,營造廠對工程的過程及成果負完全責任。建築師無權也無責監督 營造廠或下包工人。 AIA再三提醒建築師在工地的角色既不是監造也不是監工,而是代表業主視察工地,建築師沒有責任長駐工地監督施工或指揮工人,美國建築師在施工過程的責任是代表業主,作為業主的顧問提供意見給業主,但決定權在業主。
台灣建築師被賦與不具其專業之任務 美國建築設計費約為工程造價7﹪-15﹪,事務所在設計規劃階段收取總設計費約75﹪,發包施工階段收取25﹪,台灣設計規劃階段55﹪,監造45﹪。 在美國執業,建築師可集中精神在設計的專業上。在台灣的公共工程,建築師要花大半的精力應付冗長卻無效益的監造流程。
營造廠繪製施工製造圖之責任 長期被忽略 營造業施工製造圖長期被忽略,諸多營造廠不繪製施工製造圖,施工專業毫無精進,也未能留存相關圖資,不利後續釐清相關行為人責任。
困境4. 營造業法未落實,中小型營造廠專業待提升 1. 台灣營建業產業體質贏弱,營造廠專業能力未能與時俱進,內政部為營造業法中央主管機關,長期以來未能關注因應。針對營造業法中專任工程人員、工地主任應辦事項,相關查核機制付之闕如,營建署業管營造業法人力僅5人。 2. 有關建築法、建築師法、營造業法因立法時間不同,相關名詞如:
定義未能統一,屢屢造成爭議。 內政部對於建築師、營造廠之專任工程人員、工地主任等相關行為人之工作範圍、權責以及其工作介面,也未能釐清。
營造業專任工程人員雖有相關證書,惟主管機關理應強化相關行為人(如建築師、專任技師、工地主任、技術士等)之教育訓練,提升建築物施工品質,並積極強化營造廠繪製施工製造圖且按圖施工。
台日營造業比較
- 困境5. 公共工程查核機制流於形式*
目前三級品管問題,長期忽視營造廠體質
- 長期忽視第一級品管*
忽視營造廠自主責任。專任工程人員人力不足、跨多家、案件量多,現場均仰賴工地主任。
- 過分要求第二級品管*
認為監造方(建築師)要負最大品質保證責任。
- 政府的第三級品管*
施工查核表單繁多,且日趨瑣碎,品管查核時,重書面檢查,忽視現場巡查而流於形式。 各單位不同時間查核,意見紛雜,應考慮聯合查核可行性。
- 委員組成的專業性與查核時間的安排:*
查核委員由主管機關遴選,土木、機電、建築等委員分布不均。例如,建築清水模的查核對於土木背景與建築背景的委員之標準就會完全不同。
每一案件的規模與型態都不相同,但是只有一種查核機制,造成室內裝修、建築設計及土木工程的案子都用同樣的標準。現行查驗的時間與頻率對於實際施工常缺乏明確的關聯性。
- 太魯閣號缺乏危機意識,查核流於形式*
1. 施工期間已有兩起預拌混凝土車卡陷路緣邊坡事件,突顯工區既有道路路況欠佳, 又忽視工地另一端危險彎道墜落風險 臺鐵局未善盡監督營建施工、設計監造及專案管理等廠商管理之責 2.工地主任於施工初期擔任「品質管理人員」兼「鋼筋領班」,球員兼裁判,違反品質管理人員應專任規定。 3. 接任工地主任之同時又為其他營造業負責人,違反「營造業負責人不得為其他營造業之工地主任」規定,臺鐵局及專案管理廠商均未覈實審查。 4. 花蓮工務段、專案管理廠商及設計監造廠商未發現有非法外籍移工於本案工地工作;工人異動頻繁而未依規定接受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致110年4月2日於西正線隧道內施工之4名工人身陷2萬5千伏特高壓感電之風險。
工地主任便宜行事, 雖經稽核, 仍未改善 1. 臺鐵局施工品質稽核,發現有「無吊掛人員證照」,「營建機械(挖土機)加裝吊鉤,從事其主要用途以外之用途」缺失,已通知營造廠改善在案。 2. 設計監造廠商亦提醒營造廠是項缺失。 3. 工地主任仍便宜行事,在未接受「挖掘機」之專業訓練情況下,貿然以吊帶連結吊卡大貨車,為挖掘機主要用途以外之用途。 4. 工地主任輕忽本案事故地點鄰近鐵路軌道,有墜落之高度風險,毫無工安危機意識。
工地主任配合美化進度數據 工程承辦人為避免工程落後遭上級管考,要求監造主任及營造廠工地主任配合美化施工進度數據。 監造人員亦配合登載不實施工進度。 工程承辦人亦據以登載於工程會建置之「公共工程標案管理系統」內,臺鐵局各級長官亦未能落實稽查。
投標廠商借牌跨級承攬,嚴重影響施工品質與安全 營造業法訂有營造業分類分級制度,機關辦理採購,為確保廠商具有履約能力、專業技術與施工品質,會訂定廠商基本資格;若屬特殊或巨額採購,得訂定特定資格。 惟借牌投標廠商跨級承攬,嚴重影響施工品質與安全,為防範採購違失,工程會訂有「政府採購錯誤行為態樣」函請各機關注意,惟「借牌投標」仍無有效遏止策略。
營造廠紀律散漫 工地管理鬆散: 1. 大門門鎖故障未修復以麻繩捆綁 2. 連續假期停工未落實門禁管制 3. 事故前已發生預拌混凝土車卡陷路緣邊坡,未積極研謀改善 4. 工地主任為趲趕工進,漠視臺鐵局連續假期停工規定,駕駛工程吊卡經工地彎道下坡處熄火,竟以怪手用吊帶拖拉大貨車。大貨車滑落邊坡墜至軌道上,釀成嚴重事故。
工地緊急意外事故通報機制形同虛設 1. 營造廠提報之「工程職業安全衛生計畫」載有緊急意外事故通報及應變處理流程,惟無緊急通報電話及事故點兩端之和仁、崇德車站聯絡電話。 2. 亦未依計畫「將各緊急聯絡電話製成卡片,發給工程人員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 3. 發生大貨車墜落事件時,工地主任未借用無線電聯絡鄰近之列車司機員、工區前後車站及綜合調度所告知緊急狀況。 4. 亦未於第一時間通報警方及救護單位以搶救傷患,工地緊急通報機制形同虛設。
太魯閣號事件所顯露出的問題 1. 營造廠、工地主任借牌 2. 工地主任專業不足,工安意識低落 3. 工地現場規劃不良,便宜行事 4. 層層督導,流於形式 5. 工期緊迫,草率趕工
五大困境, 環環相扣 1. 前置作業不完備 2. 公共工程單價偏低 3. 建築師與營造廠權責混淆不清 4. 營造業法未落實,中小型營造廠專業待提昇 5. 公共工程查核機制流於形式
近期工料問題,衝擊施工品質,衍生合約糾紛 缺料:疫情影響,運費及原物料大漲 缺工:工資快速上漲 俄烏開戰、資金面臨緊縮等問題
台灣公共工程總量進入高峰期,營建業營造能量嚴重不足 五都合併升級之後,各都的舉債上限大幅提升,農村則因農發條例,也有上千億的建設經費進入農村。 台灣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進入工程高峰期,再加上各直轄市大量社宅工程,台積電設廠及台商回流建廠,台灣營造能量嚴重不足。 許多公共工程無法順利發包,原來專業能力不足的營造廠及工地主任,工班都上線工作,進而衍生出諸多工程亂象,並將製造出大量品質不佳的公共工程。
日本面對營建高峰的因應對策 日本取得2020東京奧運主辦權,開始推動相關重大計畫。2016年開始,進入工程高峰期。 311大海嘯的災區,災後重建仍需大量營造能量,營造廠及技術人員嚴重不足。 日本政府緊急引入外勞(營建業接受度不高),並加速培養各類型的技術者之外,更採取了前所未見的因應策略。
日本因應建設高峰的宏觀調控 1. 由中央政府彙整現在及預計執行的所有計畫與工程。 2. 依據「國家」及「地方」層級,設定必要性、急迫性、重要性等指標,再盤點全日本的營造能量。 3. 依據上述的原則,具體排出年度「執行順序表」。 4. 排在前面的工程優先執行,排在後面者暫緩執行。 5. 暫緩執行的工程,其預算保留,且不移做他用。 6. 優先執行的工程已陸續完工,且確保了建築及施工品質,如隈研吾的奧運主場館。
台灣應建立工程建設宏觀調控機制 國家建設包括政府及民間建設,必須由政府各級機關及民間業主,委託工程顧問公司、建築師及各類技師規劃設計及監造,並由所有營造廠興建。 工程界專業組織承攬工程,有效執行業務之能量有其上限。 應建立工程建設宏觀調控機制,避免出現系統超荷,工程品質劣化。
此討論頁面是給尚未建立帳號的匿名使用者使用 因此我們必須使用 IP 位址來辨識對方,但相同的 IP 位址可能是由許多不同的使用者所共用。 如果您是匿名使用者並且覺得評論的內容與您無關,請建立新帳號或登入避免與其他匿名使用者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