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呼喚與承諾

出自archiwiki

--夏天的呼喚與承諾

阮慶岳│建改短評二_2015/05/03


最近的臉書,有許多畢業評圖的現場照片,接續的畢業展聲勢,也已經感覺得到熱潮將臨。

又是一個夏天,又是一批即將畢業的建築人!

畢業設計對所有曾經念過建築(與其他類似)科系的人,應當都是一段難以忘懷的經驗。有些像少年情懷的戀情,雖不免顯出青澀、浪漫與天真,卻也有著難以匹敵的濃烈與熱情,時時撼人耳目,讓人餘生難忘!

高松伸曾說:「……要超越自己的畢業設計是很難的。」因為這已經無關技巧與能力,而是一種眺看世界時的自我高度,一種理念的純粹度,一種精神的乾淨狀態。所以也同時具有一種革命者視死如歸的意志:「因為畢設是宣言,總是會想要揭示某種意志,我覺得做失敗也不要緊。」

2008年我曾應《台灣建築雜誌》邀請,參與當年畢業設計評選,當時寫了短文〈訊息二則/給十年後的某建築家〉,表達我的期待與想像,文章部分如下:

我覺得畢業設計是在傳送一個訊息。

一、關於神話與童話

訊息是自我神話的架構。

成功的神話,必須情節曲折也迷人,同時能與現實生活屢屢呼應作對話,並讓我們可以藉著神話,眺看到人間外的另一個宇宙。若是神話建構不成的時候,會有些像童話,也許還是動人可愛,但已經不符合我這樣年紀人的胃口了。

神話與童話都傳遞訊息,二者的差別,是在於對真實現實(Real Reality)鑿痕的深淺,以及眺望的高度距離。迷人的神話,必須雙腳紮實落在現實土壤裡,並鷹般視看到遙遠的時空。讓人願意垂聽、讓人神往。

二、微觀與宏觀

所有有趣的創作,都可以見到微觀與宏觀兩個部分。由宏觀下手的,應當也會有著微觀的視角出現;由微觀啟始的,也必能顯現出宏觀的視野。而且,微觀是對現實探入的能力,能顯現敏銳、關懷與誠摯的態度,宏觀則是對全局的理想投射,可見出視野、氣度與格局。

畢業設計雖只是人生階段裡,發出來的許多訊息之一,但能這樣莊重也正式敘述自我話語的機會,在人生裡也不見得很多。要好好說一段話,容易也困難。我想其實最重要的,不是要想說得如何漂亮驚人,而是怎樣清晰、誠實也認真的把這話語說出來。因為話語就是溝通,而誠懇最能敲開別人心門。

那次活動我挑選了成大吳佳華的「長住大銃街─生活‧信仰‧慢慢長起來的願景」,以及淡江陳右昇以一年實際蓋出來的「House 01」。原因都是著眼在他們思考建築的角度,能夠貼近現實性,並懂得在其中尋求作品發展的力量。

其後與兩人的書信對話,年輕心靈的光芒閃現可見,陳右昇寫著:「House 01是以內心懷想的某個烏托邦,去結合在地所設計的,嚴格論定,仍然帶有某種程度的疏離感。如果能夠重來一次,我依然會想利用自我身體的感受,在基地上花長時間,一步一步將腦海中的情境實現。」

吳佳華在畢業設計那年,搬進台南大銃街一棟儉樸民居,開始以構築現實來實踐「慢慢長起來的願景」,但她說:「我能為大銃街做什麼?對這個地方來說是好的嗎?居民能認同嗎?精神是什麼?未來十年會是怎麼樣?」

我曾回覆吳佳華:「你的作品吸引我處,是在於你的態度,而不是你的結果。面對現實是大挑戰,一年的畢業設計如何可以完成?一個建築師的一生都或許尚且不足呢。」

於我,好的畢業製作,能嗅聞到來自遠方的久違南風,是真實土壤的溫暖,以及對人與現實的尊敬態度,也是對召喚的隱隱回應,猶如飄在半空中的一小段神話。

這些認真呈獻給我們的畢業作品,是夏日將臨的訊息與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