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切換搜尋
切換選單
切換個人選單
正在編輯
合約中的不合理條文—設計合約的不合理議題
(章節)
出自archiwiki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頁面
討論
更多操作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 伍、附錄(會後討論) == 凌:「我最近行政大樓空間改善整修工程碰到的這個建築師是 Mr. Hsieh,人很優秀,跟老一輩建築師都很熟,我們很有聊。但是他有比較明顯的轉包情形,他轉包給小朋友室內設計公司,營造廠在清圖半個月後,抓到重複編列目前已經超過三百萬,我才三千萬的案子…... 他們不太會用列管事項表來做事,所以改圖一直改不好一直有缺漏,就責怪使用單位意見太多…... 然後施工圖上被材料廠商綁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規範,也是我好意提醒他,因為判斷他沒有惡性和惡意,所以也就不了了之。 這個是近期比較血淋淋的例子,設計期程拖的太長還承擔了逾期罰款,做設計是用3D去思考,可是在這種案子上就是賠錢,因為他基本設計就丟了快30張透視圖,結果被大改,也就是說他設計提案的呈現力度是配置錯了。 另外可以分享的,就是因為轉包給室內設計公司,所以在圖面的張數控制上很不理想,非常多的室內立面廢圖,設計密度沒有達到必須出每一項室內立面的情況之下,其實我們用粉刷材料表就可以交代清楚,他卻在三千萬的案子上用了130張圖,又沒有像 Mr. De那種的精細度,而且因為張數多,有很多前後不一、難以對照的狀況,這都是做裝修案要注意的細節,他們都踩雷了…...」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archiwiki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Archiwiki:版權
)。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