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切換搜尋
切換選單
切換個人選單
正在編輯
建築師執業規章與國際接軌
(章節)
出自archiwiki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頁面
討論
更多操作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3.2.1.3 重點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建築師在施工階段的權責====== <blockquote>美國建築師的專業為設計與製作設計圖說,營造廠的專業為工程執行(工料計算、施工流程及品質)。 依照AIA 2007合約,建築師在施工階段為業主提供建議(advise)及諮詢(consult),負責合約管理(contract administration)、審核現場施工製造圖說(shop drawing)、審查材料及試驗報告、工地視察等,核准或拒絕工程結果,作為業主付款給營造廠的依據。 營造廠送審之現場施工製造圖說及材料樣本、報告經建築師核准後才能施作,請款也需經建築師核准。建築師依合約規定定期到工地「視察」(visit and observation),但非「監督」(supervision),也不需要駐地。 建築師若發現營造廠施工錯誤,應書面告知業主及施工廠商。 建築師的具體工作項目包括: *回答營造廠所提的問題 *解釋圖說 *依合約定期到工地視察 *依合約定期參加工地協調會議 *審核營造廠之請款單 *審核營造廠送審各類資料(現場施工製造圖說(shop drawing)及材料樣品等) *會同業主完工驗收 工程進行中,設計圖説的解釋權責為建築師,而非工程專案管理人員或技師。 建築師必須為其設計圖說的缺失負責,但不必為營造廠的施工品質缺失負責。 AIA的合約及建築師手冊中有關建築師和營造廠權責區分,有詳細明確規範,包括: *'''建築師不能控制、主導或負責營造廠的施工的工法、程序、技術、流程以及工地安全。''' *'''建築師不應為營造廠不按圖説、無法達到設計圖說要求施工負責。''' *'''建築師不得被要求全程或長駐工地(Architect has no duty to be at the site full time)或去檢查施工細節或指揮工人(to make detailed inspections, or to direct the contractor’s workers)。''' 根據AIA合約A101 與 A201,營造廠對整個工程的施工方式、工法、施工品質、工地管理、施工安全,負有「完全的責任」(solely responsible for)。營造廠也是工程唯一的監督(supervision)單位。 因此不論是建築師或是技師,皆無權責監督營造廠及其下包工人的施作方法與施工品質。 此外,美國另有第三方檢驗(third party inspection)制度,業主可以另外委託建築師或第三方查核員(Inspectors)到工地作檢驗查核(inspection),但'''<u>營造廠對整體施工品質、工期、工地安全、監督等,仍應負完全責任。</u>'''</blockquot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程造價與估算====== <blockquote>根據AIA的標準合約,建築師的估算是用來評估營造可能的費用,在設計過程只需提供'''概略估算(preliminary estimate of cost)作為設計過程中工程預算之控制'''。建築師之估算是依建築面積、容積以及類似的工法來估算。業主若是要求詳細的估算表(詳細價目表)(detailed cost estimate),就屬於額外服務,業主必須另外付費給建築師。建築師的估算也不能用來作為發包價格。建築師在製作工程估算(estimate of cost of work)的時候必須容許因突發狀況(reasonable contingencies)所衍生的費用,例如物價波動等。建築師提供設計圖說後之九十天若未能完成發包程序,業主的工程預算須依市場行情調整。 發包時,營造廠依據建築師的「設計圖說」及「規範」來報價並填寫標單。發包合約簽訂之後,'''營造廠的標單報價(cost of work)取代了建築師的估算(estimate)成為合約執行及付款的依據。'''</blockquot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築基本服務費用 Architectural Services Compensation====== <blockquote>美國一般建築基本服務費用約為總工程費用的7%至15% ,沒有所謂的標準收費),在期程分配上,規劃設計階段之費用約占總服務費的70%至75%,發包施工階段約占20%至25%。建築師可以投注相對較高之精力於規劃設計階段,而因此能提供詳細且完備之設計圖說(drawings and specifications),大幅減少施工時可能產生的問題與糾紛,降低延宕風險。</blockquot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額外服務 Additional Services====== <blockquote>依照AIA Document B101,對應於前述基本服務費用(Basic Services)之建築設計基本服務,內含結構、空調與水電顧問等,除此之外都屬額外服務,需另計服務費。 除合約的基本服務項目之外,額外服務(additional service)的項目詳見AIA Document B101 4.1表格。 額外服務的項目如下: *業主變更已核准的設計,導致建築圖說必需更改 *Revisions to the architectural documents caused by changes in instructions or prior approvals from the owner *因新的建築或土管法規的規定,導致設計圖說必需變更 *Changes to the drawings required by the enactment of new codes, laws, or regulations *業主無法在約定時間內作出決定 *Non-timely decisions by the owner *因業主,業主的顧問,營造廠的過失,導致建築師增加額外的工作 *Extra work caused by performance failure by owner, contractor, or owner consultants *回應營造廠的詢問(request for information),若這些資訊已在設計圖說中。(主要是避免營造廠不看圖說而提出RFI) *Responses to RFIs where the information requested is in the contract documents *發包之後,因變更設計造成的設計圖說更改 *Change orders requiring revisions to the contract documents *處理過多的爭端(主要是指施工過程中營造品質及品管的爭議) *Review of an extensive number of claims *工期超過合約預定進度60天以上,造成建築師所增加的服務 *Construction contract administration services occurring more than 60 days after the originally scheduled date of substantial completion </blockquot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保險 Insurance====== <blockquote>在美國由於保險業的商業市場發展多年也已趨成熟,建築師或營造廠的保險費依其過去的記錄而定,保險制度比政府的法令或合約內之規定與罰則更能有效反映建築從業行為之失職,並具有警惕的效果。建築師或營造廠的保險費依其過去的記錄而定,因此記錄不良者會被保險制度淘汰。與此同時,產業上對應的營造廠保險制度也能夠反映其施工負完全責任的狀況。 美國保險業提供建築師多樣性之保險,包含事務所事業體與建築師個人之執業保障,相關險種如下: *專業責任險(Professional Liability Insurance):美國AIA建議其成員依其公司規模確立其投保金額,保障公司下所有的執行項目,因此美國的專業責任險,亦稱為錯誤和遺漏或E&O保險,同意代表建築師為聲稱在履行專業職責時出現錯誤或疏忽的索賠進行辯護和支付。 *項目專業責任險(Project Professional Liability Insurance):針對複雜專案或希望承保額度超出上述的承保限額,另提供項目專業責任保險則作為補充保險,其保險政策涵蓋團隊參與者甚至包含專業顧問。 *尾部保險(Tail Insurance):美國保險業亦提供所謂的「尾部保險」,供退休建築師可以購買公司保險的延期,以涵蓋所有先前的行為,即使將來提出索賠。通常這種「尾部」覆蓋是通過背書基本政策來安排的。在大多數情況下,承保範圍適用於在退休前已在其保險公司至少連續投保年數的建築師。 建築師執行業務除了如同所有的企業主需要購買綜合性的一般責任與財產保險,例如一般保險(general liability insurance)、汽車保險(automobile liability insurance)、員工薪資保險(workers’ compensation insurance)等之外,在合約進行中會依據專業服務的內容另購買專業保險(professional liability insurance)。而如果當需求超過建築師一般專業保險涵蓋範圍或規模,則會要求請業主額外支付該保險費用。</blockquot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罰則====== <blockquote>在AIA合約中沒有任何罰則,業主和建築師是站立在平等基礎,按著法律依合約執行。業主若沒有履行義務,或執行有延宕,或是沒依合約定期付款,建築師有權暫停服務或是提出解約。業主及建築師若因履約上的爭議,可以依法來處理,但必須在工程完工10年內進行。逾期則放棄請求的權利。爭議處理方式有調解,仲裁以及訴訟。</blockquot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施工說明書 / 規範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blockquote>施工說明書(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在先進國家(英/美/加)是工程合約中重要文件之一,營造廠必需依照合約中的圖說及施工規範來執行工程。建築師提供給業主的施工說明書(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和設計圖(construction drawings),就是所謂的設計圖說,兩者一起放進招標文件,成為業主與營造廠合約(contract documents)的一部分,作為營造廠商履行合約與施工之依據與標準。 民國71年(1982),陳邁先生擔任召集人,依據美國的CSI的架構及內容,編輯了臺灣的「施工說明書範本」(詳附錄1),施工說明書在工程發包時是'''營造合約'''的一部份,具有法律效力。 1983年版「施工說明書範本」施工總則篇中,規範營造廠的責任如下: *承包人與施工者之責任 承包人應有充分之能力瞭解本工程圖樣與施工規範,如有任何疑問時應於決標日起二個月內向建築師提出,並獲得澄清或解決辦法。否則必須依圖說及建築師所擬表達之設計構想繪製正確之施工大樣圖並經核准後,按預定計劃與時序確實施工。'''<u>承包人應對其完成之工作負完全之責任,</u>'''如施工時發生偷工減料或數量不符,材質不實等情形均為承包人對工程品質控制應負之責任,不得推諉。 *實地勘察 承包人對各項文件均應切實瞭解,估價前並須親自到工程地點詳細勘察,對於地勢、土質、緊鄰鄰地之環境、原有溝渠、建築物、工作場地、交通運輸、自來水、電、煤氣、通訊管線之情況、當地法規以及其他特別規定等,均須調查清楚,決標後視同完全瞭解並考慮於標單內,不得藉詞要求補貼或加價。 *對標單,合約中圖説的規範 圖樣及施工規範均係說明工程上一切施工程序、構造方法、及使用材料規格之重要文件,二者互相間具有同等效力,其有載明於此而未載明於彼,或二者所載偶有互相不符者,承包人均應遵照建築師之解釋辦理,並不得據此提出加帳要求。標單內所列之項目及數量,僅供承包人之參考,在投標前承包人應自行實地勘察,按照圖說規定核對及詳細估算,如發現有遺漏錯誤時,承包人應於投標前或開標前,請求說明,否則開標後,所有數量不符與遺漏之項目,應視同已合併於其他相關項目估計在內。除另有註明者外,工程總包價應包括所有人工、材料、工具、運輸、保險、工寮、倉庫等費用,意外損失及安全措施等費用,如標單、圖樣及施工規範三者均未載明而為工程慣例上所應有或不可缺少者,承包人亦應遵從建築師之說明辦理,不得藉詞推諉及要求加價。</blockquot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承包商/營造廠(Contractor)的責任====== 依照AIA Documents A201 施工總則,營造廠(Contractor)的責任如下: *營造廠(contractor)必需'''<u>依合約</u>'''按圖說施工的職責及義務,不得因業主、建築師或第三方的查核員至工地視察、檢驗或核凖,而免除(relieved)其承包商的責任與義務。 *承包商(營造廠)在施工過程中,負責施工及監督 (supervision)。 承包商必須按圖說施工,對工地的管理、安全、工法、品管、工程品質、進度、工期,負完全責任(solely responsible for)。 *工程中隱藏的部分,不管有沒有被檢驗查核,營造廠仍應負「完全責任」。 *建築師也會'''審核'''營造廠的送審資料,包含現場施工製造圖(shop drawing)、建材、試驗報告、請款單等。 '''<u>但營造廠必需履行的合約責任,不得因這些查核、檢驗或是核准,而免除其責任義務。</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archiwiki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Archiwiki:版權
)。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