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切換搜尋
切換選單
切換個人選單
正在編輯
實習生,是學生?或學生兼勞工?
(章節)
出自archiwiki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頁面
討論
更多操作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 <無薪實習多普遍?> == 在美國,無薪實習是合法、長期普遍現象,但呼籲各產業應提供帶薪實習的聲音不絕。2021年的調查指出,市場上超過40%的實習工作為無薪實習,對比2012年無薪實習百分比約佔50%呈現些微下降趨勢,也就是目前實習市場上約略多於50%為帶薪實習。同時大學生有實習經驗的比例逐年穩定上升,從1992年約17%、2008年約為50%、到2021年約75%,可知實習工作已成為新一代美國多數大學生的共同經驗 。 對美國當前法令的實際運作,常見問題有:第一、無薪實習過於普遍、部分機構訓練品質不佳、壓迫低收入學生,傷害學生權益。第二、屬正式雇員的工作被實習生取代,壓縮了其他求職者的求職機會。第三、年輕實習生相比正式僱員缺乏足夠的法律保障。 在英國,包括實際情況未達最低工資的「無薪實習」相當多,包括合法排除及違法。不同研究由於調查對象、範圍、方法不同,所估算出的無薪實習比例相差很大,從30%~70%都有。以The Sutton Trust的2018報告為例,回答本調查的年輕人超過40%表示曾從事過無薪或不符最低工資的實習工作。無薪實習現象在某些行業特別嚴重,如以首都倫敦為主的出版業及廣告業可能達到80%。但與美國相同的,呼籲企業增加帶薪實習也是當前的主流價值。 在德國,實習市場每年約有近30萬個實習機會,實習分為「強制實習」及「自願實習」,2015《最低工資法》清楚區分了兩者,明顯降低了實習的爭議討論。根據2020的研究,由於豁免條例的關係,雇主雖更傾向提供不受法規限制的無償實習機會,包括「強制實習」、三個月以下的「自願實習」,但整體來說整體實習市場的平均報酬呈現向上提高的趨勢,從2010年約700歐元、到2017年提升到約1100歐元,已逐步接近當年最低工資要求的1400歐元。但各行業的比例並不相同。以圖書行業在2016及2017的調查為例,約有38%為完全無報酬、19%為每月低於400歐元、20%為400到600歐元區間,足見分配也不平均。 要再次說明的是,以上述美、英、德的國情來說,實習對於畢業後成功進入職場至關重要,所以討論「無薪實習」議題焦點通常不止是學位要求的必修實習,更多是非與學校課程結合的自願實習。實習已成為作為職業階梯上的新台階,簡歷上精彩的實習工作經驗可能換取更好工作機會,在現今歐美諸多行業已是普遍共識,成為對年輕人獲得第一份工作之前的要求。然而,在此情況下,社會公平的議題浮上檯面,除了是否構成對勞動力的剝削討論,數週或數個月的無薪實習,代表了生活成本完全轉嫁到實習生身上,讓原本資源缺乏的低收入學生難以負擔,只能在舉債或放棄中選擇,阻礙了職業跟社會階層的流動。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archiwiki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Archiwiki:版權
)。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