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提供平台、鼓勵創意思維,意見交流、凝聚建改共識。
二、執行方式:每周一篇評論性文章,字數約600-800,公開於Face Book「建築改革社(建改社)」版面。
三、主題:不拘,任何時事性的、觀念性的、教育性的,與建築、環境、都市等實質空間相關,且具有改革意涵的文字。
四、執筆:前階段以約定方式由本社社員依排定時間撰文發表;後階段將會歡迎有興趣的其他朋友共同參與。
五、長期計畫:希望能彙集成冊後出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德哥爾摩強迫症的成因說明 (暫無處方簽 – 尋求名醫) │褚瑞基_2014/12/21
建改短評 │曾旭正_2014/12/29
捨不得 │邱文傑 _2015/01/05
藝術存有與公共啟蒙 -2015「X-site」地景裝置計畫 │ 龔書章_2015/1/13
不是獨孤求敗,而是沒有懸念 │徐岩奇_ 2015/1/20
矛盾錯亂的城市印記與情感 │殷寶寧_2015/01/27
Laws of Nature│洪育成_2015/02/02
信賴、認同與尊嚴│孫啟榕_2015/02/28
一場沒有結果的選舉給予我們的訊息(選戰啟示錄)│呂欽文_2015/03/09
建築師除了開業可以創業嗎?│張清華_2015/03/22
台南城市空間觀察│劉木賢_2015/03/29
農村型佛教道場與農村地域議題的初步觀察 │趙建銘_2015/04/06
夏天的呼喚與承諾│阮慶岳_2015/05/03
從「美麗灣」談建築師與大自然對話的「分寸」│郭瓊瑩_2015/05/11
如何在理事會中發揮關鍵少數的力量----改變公會體質的第一步│黃長美_2015/07/06
美好的設計課文│羅曜辰
微型建築創作的價值 │陳永興
從建築改革到空間行動│朱弘楠
國際競圖與建築師的整備 │曾梓峰
短評長說,談「中央書局」│姜樂靜
公共工程評選作業方式建議│孫培鈞
夢想與幸福?…建築的朦朧│柯本
為什麼不能有二個建築師公會?│曾光宗
當我們不只是向上看和向前看│建改短評
趁火打劫都更修法!容積獎勵,防災、耐震與綠建築等,聯手造孽!│黃瑞茂
《夢見一座城市》----公共住宅政策的變奏曲│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蘇重威
我們該如何看待專業分工趨勢下的「建築」│建改短評_2013/08/13
如果建築師執業回歸市場機制,你準備好了嗎?│建改短評_2013/12/23
改革,要從我捫的行業開始│建改短評_2013/12/24
考試影響關係圖│_建改短評_2014/01/07
試論「綁標」│ 建改短評_2014/01/14
建築該如何看待景觀 │建改短評_2014/01/28
空總基地該有多少種思維方向?│建改短評_2104/02/17
像新加坡這樣的城市 │建改短評_2015/02/22
讓政治歸政治,專業歸專業----建改社對台灣塔興建爭議的看法│建改短評_2015/03/02
保衛古蹟天際線 4團體促立法│建改短評_2015/04/19
住宅與階級論│建改短評_2014/04/20
文創產業│建改短評_2015/05/04
台灣塔二三事│建改短評_2014/05/24
「台灣塔」評選過程的二三事│建改短評_2014/05/25
建築人該怎麼看待「綠建築」│建改短評_2014/11/10
阮看,看阮----與慶岳談建築專業│建改短評_2014/11/23
白目與透明│建改短評_2015/05/18
網路平台的困境 │建改短評_2015/06/26